碳排放因子的全方位解读:定义、计算与案例分析
一、什么是碳排放因子?

二、排放因子是如何得出的?
表1:温室气体排放因子示例
三、碳排放因子分类
1、直接排放因子
2、间接排放因子
3、具体示例
-
计算某工厂燃烧煤炭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
计算垃圾填埋场废物厌氧分解产生的甲烷排放量。
-
计算办公楼用电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尽管实际排放发生在发电厂。 -
计算某产品供应链中不同环节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例如生产、运输和销售过程中的间接排放。
4、直接测量与排放因子:哪种方法更准确?
表2:直接测量与排放因子对比分析
总结来说,直接测量通常更具代表性和准确性,但在某些情况下,由于测量设备和方法的不确定性,其准确性可能受到影响。排放因子适用于直接测量不可行或无法显著提高计算精度的情形。温室气体估算方法取决于燃料成分、测量设备的精确度及其校准情况。因此,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是至关重要的。并非所有国家或研究人员都以相同的方式编制排放因子。搜索排放因子时,请务必检查以下注意事项是否符合我们对排放因子的预期用途:
-
国家或区域——排放因子可以表示国家或区域范围内特定活动的平均排放率,从而可以表示一系列特定的技术和实践(例如,国家钢铁生产)。 -
特定地点——排放因子可用于表示在特定设施或地点使用特定技术发生的活动的排放率(例如,德克萨斯州一家工厂使用燃煤高炉技术进行的钢铁生产)。
-
参考——确保排放因子来自可靠的参考(例如同行评审文献、政府机构、IPCC指南、国家清单报告)。 -
活动范围——排放因子指定其适用的活动,并可指定这些活动的地理或环境适用性限制。 -
单位——了解排放因子的表示方式,以便了解需要进行哪些单位转换。排放清单中最常见的错误是简单的单位转换错误。



-
GHG协议整理的LCA数据库列表:
https://ghgprotocol.org/life-cycle-databases
-
电力公司可能有兴趣查阅《EPRI电力公司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技术简报和常见问题解答》——以获取与排放因子和温室气体核算概念有关的更多信息。
-
欧盟欧洲环境署(EEA)交互式数据查看器:提供欧盟成员国总体和各部门的国家温室气体信息,包括电力排放。
-
欧洲富裕电力组合确定了欧盟成员国电网供电的组成并提供电网排放因子。
-
加拿大国家污染物排放清单:加拿大国家污染物数据库,用于追踪设施排放到空气、水或土地中的污染物。
-
泰国按能源类型和部门划分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一个在线平台,提供泰国国家级排放数据,包括发电数据。
-
新西兰的排放量测量指南:向新西兰境内寻求自愿监测和报告温室气体排放的实体提供的排放因子数据库。
需要付费才能使用的排放因子数据库和LCA资源:
-
国际能源署(IEA)在此处汇编了世界各国电力和热力发电的年度排放因子:https://www.iea.org/data-and-statistics/data-product/emissions-factors-2021#emissions-factors
-
0LCA顾问–生命周期评估和投入产出数据库(基于覆盖整个经济的国家经济和环境统计数据的数据库):https://lca-net.com/services-and-solutions/input-output-databases-life-cycle-assessment/
四、减排项目和碳盘查的碳排放因子
1、减排项目的碳排放因子
2、企业碳盘查的碳排放因子
3、主要区别

五、目前常用的排放因子分析


2、运营边际排放因子(OM)和建设边际排放因子(BM)
建设边际排放因子反映的是在未来电力需求增长情况下,新建电力生产能力所带来的排放量。它主要基于最新投运的发电设备和其排放特性。
变化不仅体现在电网区域的新增划分上,也反映在部分地区减排项目的排放因子上。关于选择哪一年的数据进行计算,项目方法学已明确指出,在审定与核查机构通过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注册登记系统上传减排量核查报告时,尚未公布当年度数据的,采用这一年之前最近年份的可获得数据。在估算减排量时,应优先采用最新的可获得数据。即推荐使用2023年的电网基准线排放因子。普通计算减排项目的减排量无需纠结OM、BM排放因子是如何计算来的,我们只需要知道减排量等于项目上网电量乘OM、BM的加权平均值,再减去项目自身的碳排放量。换言之,基准线排放因子的数值越高,则表明该区域的减排项目具有更大的减排潜力。根据生态环境部公布的第一批方法学,其中可再生能源类的两项减排项目:并网海上风力发电和并网光热发电,通过0.5的权重计算得出2021年和2023年的组合排放因子CM。

来源: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 并网海上风力发电(CCER—01—002—V01)
3、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中的碳排放因子

碳排放因子是实现活动数据向温室气体排放量转换的桥梁。企业和组织通过收集活动数据(如燃料消耗量、电力使用量等),使用相应的碳排放因子,将这些活动数据转换为温室气体排放量。例如,企业每消耗一兆瓦时的电力,其碳排放量可以通过电力的碳排放因子来计算。其在企业碳盘查、产品生命周期分析(LCA)、国家温室气体清单编制等多个场景中广泛应用。例如,企业通过使用碳排放因子,能够计算生产过程、运输过程和办公过程中的碳排放量。
为此,2024年4月12日生态环境部、国家统计局关于发布2021年电力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就是为落实《关于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实施方案》相关要求,计算出2021年全国、区域和省级电力平均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全国电力平均二氧化碳排放因子(不包括市场化交易的非化石能源电量),以及全国化石能源电力二氧化碳排放因子,供核算电力消费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时参考使用。
-
企业碳盘查示例分析
企业使用碳排放因子计算其运营中的碳足迹。例如,某制造企业一年内消耗了5000升柴油,柴油的碳排放因子为2.67 kgCO2e/L。则该企业因使用柴油产生的碳排放量为:5000 L×2.67kgCO2e/L=13350 kgCO2eq
-
产品生命周期分析(LCA)示例分析
在LCA中,碳排放因子用于评估产品从原材料获取到废弃处理各阶段的碳排放。例如,计算一台计算机从生产到废弃的碳足迹。假设生产一台计算机需要消耗100 kg的钢材和50 kg的塑料,使用阶段消耗500 kWh的电力,最终废弃处理过程产生30 kg的CO2e。若钢材和塑料的碳足迹因子分别为1.8 tCO2e/t和2.5 tCO2e/t,电力的碳排放因子为0.5568tCO2e/MWh,则总碳足迹为:(100kg×1.8tCO2e/t)+(50kg×2.5tCO2e/t)+(500kWh×0.5568tCO2e/MWh)+30kg=613.4kgCO2eq